紅斑狼瘡之病變 ( 5 項目)

皮膚病變


皮膚病變

與紅斑狼瘡有關的皮膚病變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三大類 :
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又分局部型及全身型)
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 (又分環狀型及丘疹鱗狀型)
慢性皮膚型紅斑狼瘡 (又分典型的圓盤型、深部脂肪層發炎變厚、黏膜潰瘍等。)

通常愈是急性皮膚病變,愈會有急性的全身性紅斑狼瘡發病.。
有45%~60%紅斑狼瘡病人以皮膚病變為最早期的症狀。雖然皮膚病變是紅斑狼瘡的重要表徵,但是有許多自體免疫疾病也會有類似的皮膚病變,例如皮肌炎、藥物疹、多型多樣性紅斑等。
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

大部分的紅斑狼瘡病人都是因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被疹診斷出來,有20~60%病人會有此症狀,尤其是以發病初期的年輕女性病人為主。它的臨床表徵主要是在兩側瞼頰出現對稱性紅斑,由於鼻樑也有紅斑,且鼻子與臉頰間正常,因此看起來很像蝴蝶,所以又稱「蝴蝶斑」。

由於曬太陽是誘發蝴蝶斑之主因,因此又稱之為「光敏感皮膚炎」。 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通常是在紅斑狼瘡發病時才會更明顯,因此可以因皮膚的表現來反應全身的發炎情況。尤其是血清中之抗核抗體愈高,且Anti-SSA愈高者,愈容易因日曬而產生急性皮膚型紅斑。

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

此種皮膚病變僅有7~27%的紅斑狼瘡病人出現此皮膚症狀,有一半以上病人的細胞基因表現型為HLA-DR3,也有多數病人是因補體缺乏才出現此病症。

環境會影響此種皮膚症狀,尤其是服用一些特定的藥物,再加上日曬,就會出現症狀,這些藥物包括:利尿藥(aldactone及thiazide)、血壓藥(captopril)、鈣離子阻斷劑(verapamil)、磺胺劑(sulfonamide)、降血糖劑(sulfonylureas)、止痛藥(piroxicam 及 naproxen)、抗組織胺及氫離子幫浦阻斷劑(omeprazole)等。

慢性皮膚型紅斑狼瘡

此種皮膚病變佔10~30%的紅斑狼瘡病人,有5~10%以此種皮膚病變為最初表徵,尤其以20~40歲的病人為最常見。此病變與日曬有關,但與藥物無關,常皮膚受傷後很容易留下疤痕。有半數以上的病人病變僅發生在頭頸部,但全身任何皮膚都有可能發生。此病變以圓盤型為主,發病早期皮膚會突起成疹,但會侵犯髮根之毛囊,使其破壞而萎縮。病變初期會有紅腫及色素沉澱,但末期會有皮膚凹陷即結疤之現象,如侵犯頭皮會禿頭。深層皮膚病變的病灶是在脂肪質,當皮下脂肪質發炎時,會在皮內形成硬塊,而皮膚表面沒有任何異狀,但病程較久時會有皮膚凹陷。口腔黏膜如有病灶也會造成潰瘍,但因沒有痛感而容易被忽略。

皮膚局部治療

局部治療最主要是預防病灶變形結疤,尤其是慢性圓盤型紅斑。皮膚用藥主要還是以類固醇藥膏最有效,這些藥膏可依種類及成分而分為含氟的強效型及不含氟的短效型兩種。

不含氟的短效外用類固醇hydrocortisone cream在市面上很普遍,因為副作用少,且較不會造成皮膚變薄、萎縮,因此常被使用在治療瞼上的紅斑。

« 返回